□馮海燕
中國將在廈門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這一消息很快刷屏網絡。12月8日,由廈門市政府與工信部共同主辦的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將正式啟動金磚創新基地建設。(11月19日《海峽導報》)
這回真的是厲害了,我的廈!成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而且如此迅速地著手于啟動工作,這足以令廈門人,尤其是廈門企業歡欣鼓舞。
同時我們要看到,打鐵需要自身硬,要服務于全球視野的新工業革命,廈門一定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而慶幸的是,廈門對此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去年三月,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在調研火炬高新區部分工業企業時強調,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的生動贊許,也是對廈門的更高期待、更高要求,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企業和高素質的人才,需要有現代化、國際化的企業群體和產業集群。
現在創新基地的設立,對廈門來說是榮耀也是挑戰,更是難得的機遇。有了這么一個平臺,廈門企業更要廣攬人才,更“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企業和高素質的人才,需要有現代化、國際化的企業群體和產業集群”,更需勤勉務實、改革創新,努力將自己做大做強。“近水樓臺先得月”,自身筋骨夠強,就有望在創新基地的建設中找到更多伙伴,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為城市騰飛也為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的開展創造條件。
大廈之門,巍然敞開。開放的大門、發展的大門喜迎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服務金磚也借力金磚,我們的城市將更開放、更強大、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