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的文章《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全文如下:
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胡昌升
風從大海來,潮涌白鷺飛。廈門是中國著名的海上花園、東南沿海的璀璨明珠,胸中藏海、向海而興造就了這座城市海納百川、愛拼敢贏的獨特氣度。1980年,黨中央決定設立廈門經濟特區,喚醒了這片熱土澎湃的創業激情與蓬勃的生機活力。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福建省委大力推動下,一茬茬特區建設者牢牢把握時代機遇與歷史方位,致力發揮體制改革“試驗田”、對外開放“窗口”和對臺交流合作“橋梁紐帶”作用,中流擊水、勇立潮頭,推動廈門實現了滄桑巨變。40年來,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04倍,工業增加值增長787倍,財政總收入增長948倍,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了8倍以上,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等榮譽。廈門經濟特區設立40年來的生動實踐,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壯麗篇章。
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創業時期的重要領導者、開拓者、建設者,習近平同志對廈門一直充滿深情、寄予厚望,在特區建設發展的重要階段和關鍵節點都親自為廈門擘畫藍圖、指引方向。1985年至1988年,習近平同志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主持編制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并圍繞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環境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等開啟了一系列生動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廈門經濟特區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注入了磅礴動力。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工作后,習近平同志仍十分關心關注廈門發展,對廈門工作給予科學有力指導。2002年6月,習近平同志深入廈門調研,對廈門提出“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2010年9月到廈門視察,指示廈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各項改革,以更寬的視野擴大對外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嘉庚精神、鼓浪嶼申遺成功、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辦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廈門工作指明了科學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廈門歷屆領導班子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開創的科學理念、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堅決貫徹習近平同志對廈門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創了廈門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廈門市堅持擴增量與優存量并舉,全力抓招商促發展、抓項目增后勁,推動“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不斷邁向更高水平。圖為2020年8月24日,廈門市海滄新城。廈門市委供圖張奇輝/攝
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贊譽廈門已經發展成“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是“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強調“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這12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成就、發展特色的充分肯定,為新時代廈門發展指明了目標方向。